人民币国际化不能过于依赖离岸市场 - 中国贸促会

人民币国际化不能过于依赖离岸市场

发布时间:2014-05-09 编辑:总会国际商会 ccoic 来源:
       近几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很大成绩。截至今年,传统贸易融资中的人民币计价结算率已跃居全球第二,国际清算银行(BIS)统计的2013年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市场的交易量,也首度进入了前十名。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这一“成就”的背后,汇率高估导致工业“空心化”、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问题也引发了很多关注和质疑。

       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美元、日元或者曾经的德国马克,它们在走向国际化道路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

       实际上,19世纪末到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期间,上述国家在推动本币国际化时都曾经历工商业者抵制,更遑论由政府、媒体出面来做大力推动了。归根结底,其本国工商业者担心随着国际化的推进,货币的全球需求激增,将不可避免导致本币升值,并对本土工业造成致命打击。他们认为,本国工业化尚未在全球占据相应的优势地位之前,不可轻易让本币升值。

       因此有经济学家提醒,目前人民币过快单边升值将会加剧国内工业“空心化”,那些可贸易程度越高的行业所集中的地区银行坏账压力正与日俱增,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早在1890年前后及1920年前后这两个关键阶段,从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工业竞争力等角度去评价的货币实力,美元实际已可以达成国际化程度,但由于受到国内的巨大阻力,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在美国财政部怀特等少数精英的推动下,令多数国家货币钉住了美元,实现了时至今日的美元“霸主”地位。

       日本对日元国际化也是“极不情愿”的。本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崛起后,他们没有推行国际化,直至80年代美国强硬推进了日元的升值。同样,德国马克在欧元区甚至在全球的国际化推进,也是非常缓慢的。不禁要问,我国目前的人均经济水平、工业技术竞争力,难道比1970年代末的日本和德国还强大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举全国之力来加快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可能就是不太合适的。

       另一受质疑之处是,人民币国际化迄今以来的绝大部分“成就”,主要是离岸市场而非本土市场带来的。更多依靠“外面”的离岸市场人民币交易来推动的国际化,可能永远无法实现质的飞跃。

       上海银监局副局长张光平在其所著《人民币国际化和产品创新(第四版)》一书中,多次提及我国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困境。该书提出,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市场中的交易量数据会因为统计口径问题存在前后矛盾。国际清算银行(BIS)2013年最新排名显示人民币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规模已占到总量的2.2%,首次跻身前十位。

       除了BIS官方数据排名,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相关数据还可以倒推出另一个境内口径的排名。2010年至2013年的4年间,BIS口径的人民币全球交易量占比分别为0.9%、1.3%、1.8%和2.2%,但境内口径的人民币日均成交额占比分别为0.64%、0.70%、0.76%和0.83%,排名应为第二十一、第二十一、第二十和第二十位,远低于BIS公布的结果。

       交易量显示货币真正意义上的流动性状况,把上述两种口径的统计结果相减后可以得到离岸市场交易量,近4年来它分别占到全部市场份额的29%、46%、58%和62%。这说明,离岸市场逐年快速递增,幅度远高于境内市场,这种情况不是很正常的。

       根据哲学原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如果严重依赖离岸市场人民币交易这一“外因”来推动的国际化,可能永远无法实现质的飞跃。

附件: